三國志 吳志 卷九
注釋:肅【造次】應曰:「【臨時】【施】【宜】。」
【造次】
1 倉促;匆忙。
《後漢書·吳漢傳》:「漢 為人質厚少文,造次不能以辭自達。」
《西遊記》: 「土地道:『大聖性急,小神不敢造次,恐犯威顏,故此隱像告知。』」
《後漢書·吳漢傳》:「漢 為人質厚少文,造次不能以辭自達。」
2 輕率;莽撞。
《金瓶梅》:「你不可造次,須要自己尋思。」《西遊記》: 「土地道:『大聖性急,小神不敢造次,恐犯威顏,故此隱像告知。』」
【臨時】
1 副詞。表示事情將要發生的時候:臨時抱佛腳。臨時找個替身。
2 非正式的;短時間的:臨時工。
【施】
1 實行、推行。如:「無計可施」、「恩威並施」。
1 副詞。表示事情將要發生的時候:臨時抱佛腳。臨時找個替身。
2 非正式的;短時間的:臨時工。
【施】
1 實行、推行。如:「無計可施」、「恩威並施」。
2 給予。如:「施比受更有福」。《論語.雍也》:「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?」宋.錢公輔〈義田記〉:「擇其親而貧、疏而賢者,咸施之。」
3 加。如:「施壓」、「薄施脂粉」。《論語.衛靈公》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《莊子.大宗師》:「利澤施乎萬世。」
【宜】
1 形 合適、相稱。如:「動靜皆宜」。
宋.蘇軾〈飲湖上初晴後雨〉詩二首之二:「若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」
2 副 應該、應當。如:「不宜喧鬧」、「不宜妄自菲薄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