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

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

呂蒙 (五十九)
三國志 吳志 卷九

注釋:【近】者,【破】【樊】【本】【屯】【酃】,【逆】為【孫規】所破。

【近】
˙時間、地點、血統、關係等方面距離不遠的。
如:「近日」、「近郊」、「近親」。
《墨子.經說下》:「行者必先近而後遠,遠近脩也,先後久也。」
˙淺顯明白、容易瞭解。
如:「淺近」。《孟子.盡心下》:「言近而指遠也,善言也。」

˙相似、幾乎一樣。
如:「近似」。
《禮記.中庸》:「知恥近乎勇。」
˙靠近、接近。
如:「挨近」、「迫近」。
唐.李商隱〈樂遊原〉詩:「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」
˙親密。
如:「親近」。
《論語.陽貨》:「近之則不孫,遠之則怨。」
˙合乎。
如:「不近情理」。
宋.蘇洵〈辨姦論〉:「凡事之不近人情者,鮮不為大姦慝、豎刁、易牙、開方是也。」

【者】
 ˙用在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數詞、片語後,並與其相結合,指人、指事、指物、指時等。
如:讀者。作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來者。
 ˙ 助詞,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。
如:「陳勝者,陽城人也」。
 ˙ 這,此(多用在古詩詞曲中):者個。者回。者番。者邊走。

【破】
˙擊敗、攻下。
如:「破城」、「大破敵軍」。
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又聞沛公已破鹹陽,項羽大怒,使當陽君等擊關。」
˙毀壞、使碎裂。
如:「家破人亡」、「破斧沉舟」。
《荀子.勸學》:「風至笤折,卵破子死。」
唐.杜甫〈春望〉詩:「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」
˙突破、破除。
:「破戒」、「破紀錄」。
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「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所有書中之人,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。」
˙剖開、劈開。
如:「勢如破竹」、「乘風破浪」、「將西瓜破成兩半。」
˙剖析、分析。
˙揭穿,使真相大白。
《喻世明言.卷一五.史弘肇龍虎君臣會》:「一似你先時破我的肉是狗肉,幾乎教我不撰一文。」
《老殘遊記》第五回:「齊心齊意要破這一案。」
˙花費、消耗。
如:「破財」、「破費」。
唐.溫庭筠〈蘇小小歌〉:「買蓮莫破券,買酒莫解金。」
˙盡、窮盡。
唐.杜甫〈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〉:「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。」
˙使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壞而不完整。
如:「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」
˙穿、透、揭穿。
如:「識破」、「點破」、「說破」、「一語道破」、「看破紅塵」。

˙形容受到損壞而殘破的東西。
如:「破船」、「破鞋」、「破布」。
˙差勁、低劣。
如:「他的數學非常破。」、「你這套破理論少說為妙,免得被人嘲笑。」

唐宋燕樂大麯的後半部。其中以舞蹈為主,樂器伴奏,或有歌唱。因其節拍急促繁碎,故稱為「破」。
唐.白居易〈臥聽法曲霓裳〉詩:「朦朧閒夢初成後,宛轉柔聲入破時。」
《警世通言.卷三○.金明池吳清逢愛愛》:「唱一個嬌滴滴的曲兒,舞一個妖媚媚的破兒。」也稱為「曲破」。

【樊】
「樊城區」,位於湖北省西北部,漢水中游,是襄陽市的經濟、交通、資訊、物流中心,自古商賈雲集,市場繁榮,素有「南船北馬,七省通衢」之美譽。

襄陽自古分為漢水(沔水)南北兩岸的襄城及樊城二城,隔漢江相望,二城在歷史上都曾經是軍事與商業重鎮。

「樊城之戰」
時:219年。
地:荊州。
結果:劉備失去荊州三郡,關羽被殺,孫劉聯盟破裂。夷陵之戰爆發。
領土變更:曹操保守襄、樊,孫權奪得劉備之南郡、武陵郡及零陵郡。

【本】
稱自己或自己這方。
如:「本人」、「本庭」、「本籍」、「本報訊」。
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立之於本朝之上,倚之於三公之位。」

˙草木的根幹。
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木下曰本。」
《呂氏春秋.士容論.辯士》:「是以畝廣以平,則不喪本。」漢.高誘.注:「本,根也。」
˙事物的本原、根源。
如:「本末倒置」、「變本加厲」。
《論語.學而》: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
˙母金、資金。
如:「成本」、「股本」、「夠本」、「賠本」、「將本圖利」、「一本萬利」。
˙書籍、字畫、碑帖等。
如:「讀本」、「版本」、「刻本」、「拓本」、「手抄本」、「精裝本」。
˙演出的底本。如:「腳本」、「話本」、「劇本」。
˙古代奏達皇帝的文書。如:「奏本」、「修本」。
˙量詞:(1) 計算書籍、簿冊等的單位。如:「五本書」、「三本帳簿」。(2) 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。如:「西廂記第四本」。(3) 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。如:「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。」

根據、依憑。
如:「一本初衷」。
唐.柳宗元〈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〉:「本之春秋以求其斷。」

˙主要的、中心的。
如:「本體」、「本位」、「校本部」。
˙起初的、原來的。
如:「本能」、「本名」、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。
˙現在的、目前的。
如:「本月」、「本年度」。

本來、原來。
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本定天下,諸將及(項)籍也。」
《文選.李密.陳情表》:「本圖宦達,不矜名節。」

【屯】
˙軍營。
《管子.輕重乙》:「請以令發師置屯籍農。」
《文選.張衡.西京賦》:「衛尉入屯,警夜巡晝。」
˙村莊。
如大陸地區遼寧瀋陽的皇姑屯。
《紅樓夢》第三九回:「他是鄉屯裡的人,老實,那裡擱的住你打趣他!」

˙駐軍防守。
如:「屯兵」、「屯紮」。
唐.李商隱〈行次西郊作一百韻〉:「但聞虜騎入,不見漢兵屯。」
˙聚集、儲存。
如:「屯集」、「屯積」、「聚草屯糧」。
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屯車其千乘兮,齊玉軑而並馳。」
˙駐軍在戍地墾荒耕種。
如:「屯田」。
《漢書.卷七九.馮奉世傳》:「於是遣奉世將萬二千人騎,以將屯為名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且雲領兵屯田。」
˙堆疊、阻擋。
如:「大雪屯門」、「水來土屯」。
《水滸傳》第二三回:「屯街塞巷,都來看迎大蟲。」

【救】
˙援助、使脫離困難或危急。
如:「拯救」、「援救」、「營救」。
《詩經.邶風.穀風》:「凡民有喪,匍匐救之。」
˙制止、阻止。
如:「救火」。
《管子.立政》:「山澤救於火,草木植成,國之富也。」
˙治療。
如:「急救」、「無藥可救」。
《呂氏春秋.孟夏紀.勸學》:「是救病而飲之以堇也。」

【救】這裡指蜀兵往救。

【酃】
炎陵縣,原名酃(líng)縣,湖南東邊邊緣,為株洲市下轄的縣,在今衡陽市東及衡南縣一帶。

酃縣故城始建于西漢高祖五年,轄今衡陽市區、衡南縣、衡東縣、攸縣、安仁縣、茶陵縣、炎陵縣、株洲縣南部一帶。

東漢末年以湘江為界,湖南東屬孫權、西歸劉備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衡陽為孫吳管轄。

【逆】
•反、倒。
如:「倒行逆施」、「反向逆行」。
唐.杜甫〈復愁〉詩一二首之一:「野鶻翻窺草,村船逆上溪。」
•預先。
如:「逆料」。
三國蜀.諸葛亮〈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〉:「凡事如是,難可逆見。」

背叛者。
如:「討逆」。
晉.劉琨〈與石勒書〉:「得主則為義兵,附逆則為賊眾。」

•迎接。
《書經.顧命》:「以二干戈,虎賁百人,逆子釗於南門之外。」
宋.蘇軾〈留侯論〉:「楚莊王伐鄭,鄭伯肉袒牽羊以逆。」
•接受。
《左傳.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有司逆命,公之使速殺之。」
•違背、不順從。
如:「忤逆」、「忠言逆耳」。
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」
宋.歐陽修〈縱囚論〉:「不立異以為高,不逆情以幹譽。」
•抗拒、抵抗。
《戰國策.齊策三》:「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,故專兵一志於逆秦。」

•不順的。
如:「逆境」。
•倒出的。
如:「批其逆鱗」。

【孫規】
東漢末年孫權軍將領。

建安十九年(214),劉備奪得益州,孫權遣使索荊州,劉備不允,聲稱待奪得涼州後,才將荊州交與孫權。孫權大怒,直接安排三郡的官吏去赴任,但全被關羽驅逐。孫權於是令呂蒙,督鮮于丹、徐忠、孫規等兵二萬,取長沙、零陵、桂陽三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