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志 吳志 卷九
【遁】
1 逃走。
如:「逃遁」、「尿遁」、「地遁」、「遠遁」。
《左傳.襄公十八年》:「丙寅晦,齊師夜遁。」
2 逃避。
《史記.卷一二二.酷吏傳.序》:「昔天下之網嘗密矣,然姦偽萌起,其極也,上下相遁,至於不振。」
3 隱匿。《後漢書.卷八一.范冉傳》:「因遁身逃命於梁沛之間,徒行敝服,賣卜於市。」
【騎】
1 乘馬作戰的士卒。
如:「鐵騎」、「輕騎」。
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。」
唐.高適〈燕歌行〉:「胡騎憑陵雜風雨。」
2 乘坐的馬。
如:「坐騎」。
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一上.遊天台山日記》:「取寒、明兩巖道,由寺向西門覓騎。」
3 量詞。計算人馬的單位。唐.李白〈從軍行〉:「突營射殺呼延將,獨領殘兵千騎歸。」
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回:「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。」
【舍】
放棄、放下。通「捨」。
《論語.雍也》:「犁牛之子騂且角,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?」
《荀子.勸學》:「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」
【舍】
放棄、放下。通「捨」。
《論語.雍也》:「犁牛之子騂且角,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?」
《荀子.勸學》:「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