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志 吳志 卷九
注釋:「… 此皆【目前】之事,君【所】親見也。…」
【目前】
˙最近、眼前。
《三國志.卷五七.吳書.陸瑁傳》:「夫所以越海求馬,曲意於淵者,為赴目前之急,除腹心之疾也。」
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六回:「今日方知伏龍、鳳雛之語。何期大賢只在目前。」
˙現在。
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八回:「就是目前不放,將來一定要放的。」
【所】
助
˙虛字。置在動詞前,暗示動作達到的事。
如:「前所未聞」。「所見所聞
」(所看到和聽到的)
《論語.顏淵》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
˙用在動詞前,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。
如:所部(所率領的部隊)。所謂(所說的;某些人所說的)。無所謂(不關緊要,不關心)。所有。各盡所能。所向無敵。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。
˙與「為」或「被」合用,表示被動的意思。
如:「他的作品為一般青年人所喜愛。」
名
˙地方、處所。
《呂氏春秋.恃君覽.達鬱》:「厥之諫我也,必於無人之所。」
˙恰當的位置。
如:「死得其所」。
《易經.繫辭下》:「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」
《文選.諸葛亮.出師表》:「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劣得所也。」
˙量詞。計算建築物的單位。
如:「一所房子」、「三所學校」。
˙約略計算之詞。多置於數量、單位之後。
《史記.卷五五.留侯世家》:「父去裡所,復還。」
《續漢書志.第一一.天文志中》:「彗星出天船北,長二尺所。」
˙機關或機構的名稱。
如:「區公所」、「派出所」、「研究所」。
代
˙表示指示。
相當於「此」、「這」。
《呂氏春秋.審應覽.審應》:「齊亡地而王加膳,所非兼愛之心也。」
唐.杜甫〈示從孫濟〉詩:「所來為宗族,亦不為盤飧。」
˙表示疑問。
相當於「何」、「什麼」。
《國語.魯語上》:「長勺之役,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。」
連
假設、如果。
《詩經.鄘風.牆有茨》:「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;所可道也,言之醜也。」
《左傳.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所不與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。」
副
相當於「尚」、「還」。
《樂府詩集.卷四六.清商曲辭三.無名氏.懊儂歌十四首之三》:「江陵去揚州,三千三百里。已行一千三,所有二千在。」